搜尋
X

親民新聞館

打開
關閉

facebook LINE

2025-09-26【橋斷家毀人亡...宋楚瑜 2個月前就呼籲賴總統要這樣做】

【橋斷家毀人亡…救災老兵宋楚瑜 2個月前就呼籲賴總統要這樣做】

2025-09-25

聯合報 / 副總編輯林新輝

9月23日下午,我收到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辦公室助理傳來3支影片,其中一支可以清楚聽到「馬太鞍怎麼辦?」聲音急促不安焦慮。對,當氣候變遷愈來愈極端,地處多颱、多震、多雨的台灣,我們怎麼辦?政府該怎麼做?

 

瞬間降暴雨及洪水 現有河道已無法容納

 

7月暴雨重創南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自比「救災老兵」透過社群平台向賴清德政府提出建言。宋楚瑜言簡意賅,「劇烈的氣候變遷,水文的變化已經跟我們過去所設想出來的防洪規模難以防災,現有的河道已經不足以容納瞬間的暴雨及洪水」。

宋楚瑜年紀超過80、離開公職有已廿多年,但他知道面對氣候變遷,政府的防災、部署、動員、救災都要有新思維,「水文變化已讓現有河道無法容納瞬間暴雨及洪水」。2個月後,他的憂心不幸從南部換成東部花蓮光復鄉。

 

重新調研全台水文 宋籲開小型國是會議

 

宋楚瑜的「省長經驗」貴在不是只會提問題、卸責推諉,而是提出可執行、有效率的解方。他向賴清德提出的「解方」是:重新思考國土規畫,政府到了要更進一層重新思考如何因應新的氣候變化所產生的災害與挑戰,建議賴清德開「小型國是會議」,邀請專家學者將全台的水文資料重新調研規畫。

去年4月花蓮大震,光復鄉的山體鬆動,今年7月薇帕颱風,馬太鞍溪上游形成堰塞湖,2個月堰塞湖水位已滿,然後923就發生堰塞湖溢流,洪水奔往馬太鞍溪,溢流水淹整個光復市區,橋斷、家毀、人亡,聯合報記者空拍畫面光復鄉滿目瘡痍,彷佛是台版311。

 

撤離牽涉單位很多 省府功能一直未補位

 

涉及到山區天然災害、河川水域管理、地方居民撤離,主管權責並不是一個單位,而是依性質分屬不同機關。農業部負責土地與保育管理。河川與水文管理在經濟部水利署,馬太鞍溪屬花蓮溪水系,河川治理、堰塞湖蓄水影響下游水文的部分,由水利署負責監測與水理模擬。居民避難撤離則是由中央支援指導、縣市統籌指揮、鄉鎮執行安置、村里逐戶通知,居民依指示撤離。

光是一條溪,牽涉單位中央地方都有,這就是宋楚瑜為何建議政府要開小型國是會議的原因,以前有省政府來做中央與地方橋梁,老實說,過去省府的功能在凍省後一直沒有完全補位。

賴政府要打造具有韌性的交通環境,但花蓮仍是一個交通網路毫無韌性的偏鄉,大震後蘇花路廊支離破碎,連用路人一直認為路況相對穩定的縱谷區也受災慘烈,這是為何長期以來花蓮縣交通運輸全靠台9線,一旦受災幾乎沒有替代道路。

 

46人仍失聯待救援 政客帶風向天理難容

 

賴清德在大罷後說要「休養生息」,話說得雖好,可是府院黨做的盡是烽火四起的事。為了普發現金,行政院長卓榮泰兩轉三迴的,搞得綠營支持者都炸鍋;地方的救命錢統籌分配款,中央不思主動調解,一直在政黨鬥爭的漩渦裡打轉。民進黨秘書長不認真輔佐賴清德主席黨務,當起名嘴高論台灣沒有光復,還牽扯到台北市長蔣萬安的曾祖父蔣中正,當蔣萬安回應:市府會派人釘民進黨光復節是不是上班不放假,徐國勇龜縮說,依法辦事,意思就是他要罵,但假也要放。總統府也呼應AIT引用歷史文件、宣言台灣政治未定的論調生事。

這就是賴清德的「休養生息」嗎?光復鄉死傷人數攀升,尚有46人失聯,政治人物就已經吵起架來,現在如果還有哪個政治人物在推卸責任或帶風向,講政治語言發政黨財,天理難容。

賴清德若真心要休養生息,宋楚瑜的建議不妨參考看看,若辦得好,總統會獲得人民的掌聲。

👉原文刊登於聯合報數位版→https://pse.is/86lq64

回列表
打開